金万息旗下-金鼎工业资源网
更多专业资料,请联系客服微信18980857561

一种卷式膜膜组专利

客服电话:028-87023516 18980857561(微信)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式膜膜组。

卷式膜膜组

背景技术

[0002] 卷式膜是目前市场使用最多最广泛的膜应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填装密度大,使用操作简便。在大多数用膜场合,膜都是以卷式膜的形式出现的。

[0003]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卷式膜膜组主要包括安装筒以及安装在安装筒内的卷式膜,卷式膜包括中心产水管以及缠绕在中心产水管上的过滤膜,中心产水管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连通至中心产水管内孔中的渗水孔,在过滤膜缠绕在中心产水管上后,整个外表面用外胶带进行包裹密封。

[0004] 使用时,原水从过滤膜的一端面流入,一部分水经过滤膜过滤形成纯水并从中心产水管的渗水孔流至中心产水管内,剩下未过滤形成的浓水沿着过滤膜的另一端面流出。这种卷式膜组的进水方向和浓水排出的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原水在过滤膜中的流程较短,所以使得卷式膜表面容易产生浓差极化现象,从而导致卷式膜污染,使得脱盐率和产水量降低,缩短卷式膜的寿命寿命。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增加原水在过滤膜中的流程,提高脱盐率和产水量,延长过滤膜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卷式膜膜组。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卷式膜膜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卷式膜膜组,包括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卷式膜以及用于连

接相邻两个卷式膜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卷式膜包括中心产水管、缠绕在所述中心产水管上的过滤膜以及缠绕在所述过滤膜上的胶带,所述中心产水管外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中心产水管内壁的渗水孔,所述壳体一端连通有原水进水管,所述原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膜一端连通,所述壳体另一端连通有浓水出水管和纯水出水管,所述浓水出水管与所述过滤膜另一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管与所述中心产水管一端连通,所述中心产水管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壳体包括安装筒和位于所述安装筒两端的端盖。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多个过滤膜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加同一个卷式膜内过滤膜的长度,增加水在卷式膜内的流程,可大大提高脱盐率和产水量,延长每个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0008] 可选的,所述卷式膜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卷式膜首尾相连,相邻两个中心产水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式膜设置有三个时,在大大提高产水量的同时还可以使得浓水的含盐率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不会使得浓水中的含盐量过高而缩短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0010]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筒,所述中心产水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筒插接配合。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筒可以将两个中心产水管连为一体,实现多个卷式膜的连接。

[0012] 可选的,所述中心产水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密封圈可以实现对中心产水管和第一连接筒的密封,避免中心产水管中过滤完毕的纯水从中心产水管中溢出,也避免外部为过滤的浓水进入到中心产水管中。

[0014] 可选的,每个所述中心产水管两端均安装有端板密封件,所述端板密封件位于所述过滤膜两端用于避免水从过滤膜端部进入至胶带和安装筒。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密封件可以避免水从过滤膜端部流至胶带和安装筒之间,避免原水从原水进水管流进过滤膜一端后,不经过过滤即从胶带外侧流至过滤膜另一端,然后从浓水出水管流出,对原水的脱盐率和产水量造成影响。

[0016] 可选的,所述端板密封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产水管上的内环、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筒内的外环以及固接在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的连接杆,所述外环与所述过滤膜端壁抵接,所述外环和所述安装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环抵接在过滤膜端壁上可以对过滤膜和安装筒之间进行封堵,通过第二密封圈可以对外环和安装筒之间进行密封,减少原水从外环和安装筒之间流入。

[0018] 可选的,相邻两个卷式膜之间以及位于两端的卷式膜和所述端盖之间均设置有使所有卷式膜处于同一轴线位置的挡板圈。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圈可以对相邻两个卷式膜进行支撑连接,避免在重力作用下位于中间位置的卷式膜弯曲变形而影响对原水的正常过滤工作。

[0020] 可选的,所述挡板圈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筒内的第一圈、滑动连接在安装筒内的第二圈以及固接在所述第一圈和所述第二圈之间的伸缩杆,所述第一圈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以及第二圈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卷式膜上的端板密封件插接配合。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圈和第二圈分别与两个卷式膜上的端板密封件插接配合,可以通过挡板圈将两个端板密封件连接起来,并使得两个端板密封件保持同一高度,通过多个挡板圈的组合,可以使得每个过滤膜均位于同一高度。

[0022] 可选的,每个所述端板密封件远离所述过滤膜的一端均固接有卡环,所述第一圈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圈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开设有供所述卡环嵌入的卡槽。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卡环插入卡槽中就可以实现端板密封件与挡板圈的插接配合。

[0024] 可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圈上的第一杆、固接在所述第二圈上的第二杆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距离以改变伸缩杆的长度。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件可以调节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长度,从而适用相邻两个卷式膜之间的距离,使用更加灵活。

[0026]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多个卷式模组以及第一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将多个卷式膜

连为一体,增加原水在过滤膜中的流程,大大提高了脱盐率和产水量,同时也大大延长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连接筒的设置可以将相邻两个中心产水管连接起来,保证纯水的正常流

动,同时浓水也环绕第一连接筒流动,避免纯水和浓水混合在一起而影响到正常的产水工作;

3.挡板圈的设置可以对相邻两个卷式膜进行支撑,避免在重力作用下多个卷式膜

受过滤杂质的影响而下沉幅度不同导致多个卷式膜的轴线发生倾斜,而致使相邻两个中心产水管连接处造成泄露,使得纯水和浓水产生混合。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申请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为了体现本申请内部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29] 图3是为了体现相邻两个卷式膜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30] 图4是为了体现第一连接组件结构与中心产水管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31] 图5是为了体现第一连接组件未与中心产水管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是为了体现端板密封件以及卷式膜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33] 图7是为了体现端部密封件结构所做的剖面示意图。

[0034] 图8是为了体现挡板圈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35] 图9是为了体现伸缩杆与第一密封筒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36] 图10是为了体现伸缩杆与第二密封筒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37]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安装筒;12、端盖;13、原水进水管;14、浓水出水管;15、纯水出水管;16、进水容腔;17、出水容腔;2、卷式膜;21、中心产水管;211、渗水孔;22、过滤膜;23、胶带;3、第一连接组件;31、第一连接筒;32、第一密封圈;33、放置槽;34、第一凸棱;35、第二凸棱;36、密封套;4、第二连接组件;41、第二连接筒;5、端板密封件;51、内环;52、外环;521、卡环;53、连接杆;54、第二密封圈;55、容置槽;56、防滑纹;6、挡板圈;61、第一圈;

62、第二圈;63、伸缩杆;631、第一杆;632、第二杆;633、调节件;6331、第一密封筒;6332、第二密封筒;64、卡槽;65、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卷式膜膜组。参照图1和图2,卷式膜膜组包括壳体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内的卷式膜2。

[0040]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包括筒状的安装筒11以及通过螺栓固接在安装筒11两端的端盖12,在安装筒11一端连通有原水进水管13,在安装筒11另一端连通有浓水出水管14和纯水出水管15。卷式膜2位于安装筒11内,卷式膜2与两个端盖12之间互不接触形成进水容腔16和出水容腔17,原水进水管13位于安装筒11侧壁处且与进水容腔16连通,用于将原水输送至进水容腔16中;浓水出水管14位于安装筒11侧壁处且与出水容腔17连通,用于将过滤后含盐量较高的水从安装筒11中排出;纯水出水管15固接在靠近浓水出水管14的一个端盖12上,其贯穿端盖12相对的两端,浓水出水管14位于端盖12一侧的一端和卷式膜2一端连通,纯水出水管15位于端盖12另一侧的一端位于壳体1外部用于输出过滤后的纯水。

[0041] 卷式膜2包括安装在安装筒11内的中心产水管21、缠绕在中心产水管21上的过滤膜22以及缠绕在中心产水管21上的胶带23,同时在中心产水管21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连通至中心产水管21内孔的渗水孔211。其中,为了增加原水在过滤膜22内的流程,提高脱盐率和产水量,卷式膜2可沿安装筒1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本申请以卷式膜2设置三个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位于两端的卷式膜2一端位于进水容腔16中与原水进水管13连通,另一端位于出水容腔17中与浓水出水管14连通;中心产水管21靠近原水进水管13的一端封闭设置,中心产水管21另一端与纯水出水管15连通。使用时,待过滤的原水从原水进水管13流至安装筒11内,且位于进水容腔16内,位于进水容腔16内的原水将从过滤膜22的一端面流至过滤膜22内,一部分水经过过滤膜22的过滤从渗水孔211到达中心产水管21中成为纯水并最终从纯水出水管15中流出,另一部分水将顺着过滤膜22的长度方向到达卷式膜2另一端的出水容腔17中,并最终从浓水出水管14中流出。

[0042] 参照图2,相邻两个卷式膜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3,具体的,第一连接组件3连接在相邻两个卷式膜2的中心产水管21上。在靠近纯水出水管15的一个中心产水管21和纯水出水管1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4,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可以实现中心产水管21和纯水出水管15的连通,使得中心产水管21中过滤出的纯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到达纯水出水管15中并排出。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连接筒41,第二连接筒41两端分别与中心产水管21和纯水出水管15插接配合。其中第二连接组件4和第一连接组件3结构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安装位置的不同,本申请以第一连接组件3为例进行说明。

[0043] 参照图3和图4,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筒31,第一连接筒31两端分别与两个中心产水管21插接配合,且中心产水管21与第一连接筒31为过盈配合。通过将两个中心产水管21分别从第一连接筒31两端插入第一连接筒31中就可以将相邻两个中心产水管21连接起来,使得过滤完毕的纯水可以从一个中心产水管21中通过第一连接筒31到达另一个中心产水管21中,并最终从纯水出水管15(参照图2)流出。而原水经过过滤膜22的过滤后变成浓水到达过滤膜22的另一端,并最终从浓水出水管14(参照图2)中流出。原水经过三个过滤膜22的依次过滤,使得对原水的除盐率和产水量都大大增加。

[0044] 其中为了避免中心产水管21中的纯水从中心产水管21和第一连接筒31之间流出,或者是位于安装筒11内的浓水从中心产水管21和第一连接筒31相连处流至中心产水管21,使得纯水和浓水混合。在中心产水管21和第一连接筒3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2。

[0045] 参照图4,每个中心产水管21和第一连接筒31之间的第一密封圈3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密封圈32沿第一连接筒3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密封圈32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筒31和中心产水管21之间的密封更加严密。

[0046] 第一密封圈32可选用O型圈,其结构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安装要求较低。在第一连接筒31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供第一密封圈32嵌入的放置槽33,通过将第一密封圈32嵌入放置槽33中可以固定住第一密封圈32在连接筒31内的位置,然后将两个卷式膜2上的中心产水管21直接从第一连接筒31的两端插入第一连接筒31上,第一密封圈32即位于第一连接筒31和中心产水管21之间,从而对第一连接筒31和中心产水管21进行密封。

[0047] 参照图4和图5,为了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中心产水管21在第一连接筒31中滑动,从而使得中心产水管21与第一连接筒31解除配合关系。在第一连接筒31内壁上固接有截面为半球状的第一凸棱34,在每个第一中心产水管21外壁上固接有截面为半球状的第二凸棱35,当将中心产水管21插入第一连接筒31中时,第二凸棱35也挤压第一凸棱34并滑动至第一凸棱34朝向第一连接筒31内部的一侧。通过第一凸棱34可以固定住第二凸棱35在第一连接筒31内的位置,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中心产水管21从第一连接筒31中滑出。

[0048] 在第一连接筒31和中心产水管21上还设置有密封套36,密封套36长度大于第一连接筒31的长度,密封套36可以同时对第一连接筒31两端和中心产水管2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进一步增加第一连接筒31和中心产水管21的密封性。常态下,密封套36套设在第一连接筒31上,且密封套36两端向外翻折叠加在第一连接筒31上的密封套36上,当将中心产水管21插入第一连接筒31上后,直接操作密封套36两端向中心产水管21方向翻折,密封套36就可以对第一连接筒31和中心产水管21连接处进行覆盖密封,密封效率更好。

[0049] 参照图1和图6,为了避免当进水容腔16内的水从卷式膜2内流至出水容腔17时,部分水会从胶带23和安装筒11之间流过,而不经过卷式膜2的过滤,从而降低卷式膜2的产水效率。在每个中心产水管21上均套设有两个端板密封件5,两个端板密封件5分别位于每个过滤膜22的两端。

[0050] 参照图6和图7,端板密封件5包括套设在中心产水管21上的内环51、滑动连接在安装筒11内的外环52以及固接在内环51和外环52之间的连接杆53。其中外环52和内环51同心设置,外环52端面抵接在过滤膜22上可以对过滤膜22和安装筒11之间进行封堵,避免水到达过滤膜22和安装筒11内壁之间。同时,在外环52和安装筒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4,第二密封圈54可以对外环52和安装筒11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水从外环52和安装筒11之间流至胶带23和安装筒11之间。

[0051] 参照图7,在外环52外壁上开设有环状的容置槽55,第二密封圈54安装在容置槽55内,通过容置槽55可以固定住第二密封圈54在外环52上的位置,避免在外力作用下第二密封圈54与外环52解除配合关系而影响到外环52与安装筒11之间的正常密封工作。

[0052] 其中,第二密封圈54可选用唇形密封圈,例如:U型圈、Y型圈、V型圈等。当将第二密封圈54安装在容置槽55内时,第二密封圈54开口朝向远离过滤膜22的一侧,且第二密封圈54内侧位于容置槽55内,其外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伸出容置槽55并抵接在安装筒11内壁上,从而对外环52和安装筒11之间进行密封。唇形密封圈的选用,使得当卷式膜2使用一段时间后受重力影响下沉,导致卷式膜2的轴线位于安装筒11的轴线下侧时时,第二密封圈54位于卷式膜2下侧的部分被挤压在卷式膜2和安装筒11的内壁之间,而第二密封圈54位于卷式膜2上侧的部分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始终抵接在安装筒11的内壁上,相比常用的O型圈,其自适应能力更强,密封更加严密。当水冲击在卷式膜2一端时,将直接冲击在第二密封圈54的开口处,且水的冲击力度越大,第二密封圈54的密封越严密,密封效果更好。

[0053] 参照图6,内环51与中心产水管21滑动配合,具体的,内环51与中心产水管21过盈配合。安装时,直接将内环51套设在中心产水管21上,直至内环51朝向过滤膜22的一端与过滤膜22抵接,从而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住内环51在中心产水管21上的位置。

[0054] 其中,为了增加内环51和中心产水管21之间的摩擦力,在中心产水管21外壁上加工有防滑纹56,防滑纹56位于内环51和过滤膜22相交处。安装时,直接将内环51套设在中心产水管21上,然后操作内环51向过滤膜22所在方向滑动,直至内环51滑动至防滑纹56处且内环51朝向过滤膜22的一端也抵接在过滤膜22上,从而通过防滑纹56固定住内环51在中心产水管21上的位置。

[0055] 参照图2和图3,,随着原水流过过滤膜22,原水中含有的盐分会遗留在过滤膜22上而增加过滤膜22的重量,而由于每个过滤膜22上残留的盐分数量不一致,将会导致每个卷式膜2的重量不一致。而残留盐分较多的卷式膜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的幅度较大,残留盐分较少的卷式膜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的幅度较少,将致使每个卷式膜2的轴线出现上下错位,从而使得相邻两个卷式膜2的连接处连接不严。因此,在相邻两个卷式膜2之间设置有对卷式膜2进行支撑使得所有卷式膜2处于同一轴线位置的挡板圈6,挡板圈6也可同时放置在位于两端的卷式膜2和两个端盖12之间即形成上述进水容腔16和出水容腔17,从而固定住卷式膜2在安装筒11内的位置。

[0056] 参照图2和图8,挡板圈6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筒11内的第一圈61、滑动连接在安装筒11内的第二圈6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圈61和所述第二圈62之间的伸缩杆63。其中,第一圈61和第二圈62形状大小一致,伸缩杆63沿第一圈61和第二圈62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本申请中以伸缩杆63设置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当将挡板圈6安装在安装筒11内时,第一圈61远离伸缩杆63的一端和第二圈62远离伸缩杆63的一端分别抵接在相邻的两个卷式膜2的端板密封件5上,从而对相邻的两个卷式膜2的相对位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避免当两个中心产水管21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连接筒31中滑动,而造成中心产水管21与第一连接筒31密封不严的情况。

[0057] 参照图7和图8,在每个外环52远离过滤膜22的一端均固接有卡环521,在第一圈61和第二圈62上均开设有供卡环521嵌入的卡槽64,卡槽64位于第一圈61和第二圈62相背的一侧,当将挡板圈6安装在安装筒11上,且位于相邻两个卷式膜2之间时,相邻两个外环52上的卡环521将嵌入第一圈61和第二圈62上的卡槽64中。此时,中心产水管21的轴线与第一圈61和第二圈62的轴线重合,挡板圈6将对卷式膜2起到支撑的作用。安装时,在每相邻的两个卷式膜2之间均安装上挡板圈6,挡板圈6可以对相邻两个卷式膜2进行支撑,从而保证每个卷式膜2处于同一轴线高度。

[0058] 参照图8和图9,伸缩杆63包括固接在第一圈61上的第一杆631、固接在第二圈62上的第二杆632以及套设在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上的调节件633,通过调节件633可以调节伸缩杆63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长度需要。

[0059] 调节件633包括设置在相对两个伸缩杆63上的第一密封筒6331和设置在另外两个伸缩杆63上的第二密封筒6332。第一密封筒6331同时套设在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相对的一端,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分别与第一杆631以及第二杆63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旋拧进第一密封筒6331中的距离就可以调节伸缩杆63的长度。具体的,在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分别加工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在第一杆631朝向第一密封筒6331的一端和第二杆632朝向第一密封筒6331的一端分别加工有与第一密封筒6331螺纹连接的左螺纹和右螺纹,左右螺纹的设置,使得在旋拧第一密封筒6331时,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可以同时在第一密封筒6331内朝相对的一侧旋进或者朝相背的一侧旋出,调节更加方便。

[0060] 参照图8和图10,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上,且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分别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滑动配合。当转动第一密封筒6331,和第一密封筒6331螺纹连接的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和第二密封筒6332配合的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也在第二密封筒6332中滑动,从而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对伸缩杆63长度的调节。第一密封筒6331和第二密封筒6332的配合设置,使得在安装时,直接旋拧相对的两个第一密封筒6331,就可以实现对所有伸缩杆63长度的调节,调节更加方便。

[0061] 参照图9和图10,为了增加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分别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之间以及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分别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之间的密封,减少水流至第一密封筒6331和第二密封筒6332内,而使得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以及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出现腐蚀,在第一密封筒6331和第二密封筒6332上均套设有橡胶套65,橡胶套65同时套设在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或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橡胶套65可以对在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或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水进入第一密封筒6331或第二密封筒6332内出现腐蚀生锈的现象。其中,橡胶套65的两端可向第一密封筒6331或第二密封筒6332中部翻折至第一密封筒6331或第二密封筒6332上,便于安装。常态下,橡胶套65套设在第一密封筒6331和第二密封筒6332上,且橡胶套65两端均弯折叠加在第一密封筒6331或第二密封筒6332上。当将第一密封筒6331和第二密封筒6332安装在对应的伸缩杆63上后,直接操作橡胶套65两端向远离第一密封筒6331或第二密封筒6332中间的方向翻折,就可以将橡胶套

65两端翻折至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上,从而将第一密封筒6331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以及第二密封筒6332两端与第一杆631和第二杆632连接处进行密封。

[006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卷式膜膜组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直接将挡板圈6放置在相邻两个卷式膜2之间,同时将第一连接筒31放置在相邻两个卷式膜2之间,且使得相邻两个卷式膜2上的中心产水管21插入第一连接筒31的两端,直至第二凸棱35挤压第一凸棱34并滑动至第一凸棱34内侧,通过第一凸棱34可以固定住第二凸棱35在第一连接筒31中的位置,避免中心产水管21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连接筒31中滑落。然后同时转动相对的两个第一密封筒6331,调节伸缩杆63的长度,直至卡环521嵌入卡槽64中,通过第一凸棱34和第二凸棱35的配合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卷式膜2无法相背移动,而通过挡板圈6的设置则可以抵接在两个卷式膜2之间,避免两个卷式膜2相对靠近,从而固定住两个卷式膜2之间的距离。同时挡板圈6也可以对卷式膜2起到支撑的作用。然后将连接完成的卷式膜2安装在安装筒11中,并将靠近纯水出水管15一端的中心产水管21通过第二连接筒41连接在纯水出水管15上,并将安装有纯水出水管15的端盖12通过螺栓固接在安装筒11上。然后将将一个挡板圈6放置在卷式膜2远离纯水出水管15的一端和另一个端盖12之间,然后将另一端盖1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筒11远离纯水出水管15的一端。使用时,原水从原水进水管13到达进水容腔16中,然后顺着过滤膜22的长度方向向安装筒11另一端流动,部分水通过过滤膜22的过滤从渗水孔211中到达中心产水管21中,并顺着中心产水管21的长度方向向纯水出水管15方向流动,并最终从纯水出水管15中流出;另一部分将直接顺着过滤膜22的长度方向到达出水容腔17中,并从浓水出水管14中排出,实现对原水的过滤。且由于第一连接筒31和挡板圈6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两个卷式膜2的连接,实现多个卷式膜2在安装筒11内的串联。延长了原水在过滤膜22中的流程,大大提高了脱盐率和产水量,延长了单个过滤膜22的使用寿命。而且过滤膜22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当其中任意一个卷式膜2损坏时,都可以对损坏掉的卷式膜2进行更换。

[0063]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一篇:磨切石板材的钢砂生产工

下一篇:一种超滤膜膜芯专利

gongye168.com专业资料适合技术人员创业者
 
  • 开本:16开
  • 资料形式:DVD/U盘/电子版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可否打印:是    装帧: 平装
  • 分类:专业技术
  • 咨询电话:联系客服
  • 资料说明:我站所有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资料具体内容包括技术开发单位信 息、技术原理、技术原文,技术配方、工艺流程、制作方法,设备 原理、机械设计构造、图纸等,是开发产品不可多得的专业参考资料。资料特殊一经售出不接受退换货服务

栏目导航
热点内容
服务导航
金鼎工业资源网-版权所有 028-87023516 (18980857561)
成都运营中心

中国 成都 高新区创业路18号